近年来,中国电商巨头的布局从城市延伸到了乡村,为农村带去消费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脱贫攻坚事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说,2017年,电商扶贫已覆盖全国499个国家级贫困县,下一步将扩大到所有具备条件的国家级贫困县。 虽然电商扶贫持续升温、快速发展,但是仍有难点待破。近日,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2018中国电子商务大会——精准帮扶与社区电商论坛上指出,对于电商扶贫而言,目前应集中在思考如何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 何为“上行”?即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利用网络平台分销出去,实现创收脱贫。在李鸣涛看来,当前“上行”面临很多突出问题,例如基础设施问题、标准化问题、可持续性保障问题等。 谈及基础设施问题,贵州苏宁易购总经理助理贾石勇对记者表示,在贵州做农产品“上行”,物流成本是个难题,相比其他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贵州县乡的物流成本平均要高出30%至40%,加之农产品不易保存,更加大了运输难度。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对于上述问题,政府应加强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提高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利用水平,保证“上行”持久畅通,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标准化问题,贾石勇指出,传统的地方农特产品是需要经过挑选、包装后才能实现“从田地到餐桌”的转变,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传统农户并不具备上述能力,其思想与现在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概念有理解方面的脱节,难以形成从农产品到标准化商品的转化。 今年1月落成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下称“威宁县”)苏宁电商扶贫实训店,即致力于帮助贫困户理解商品概念、提升电商运营技能,培养农产品品牌经营意识。“不单单是把农货卖出去,还要留下回头客。”贾石勇说。 如何让可持续性有保障?“生产和需求端一定要紧密联系起来。”贾石勇认为,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供应保障,应通过预售模式,既做到不让大量多余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也防止旺盛的需求使得农产品供应不上。 在产销衔接上,农村淘宝亦提供了解决方法。此前,吉林省与农村淘宝展开合作,首期推出2000亩进行订单农业尝试,打造私人订制模式。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刘红霞认为,新的模式将通过提前约定地块、品种、种植方式甚至价格和包装等内容,提前锁定服务和收益。 原标题:经济观察:中国电商扶贫的“上行”之路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