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占国土绝大面积的乡村成为国家战略的聚焦点时,注定广大农村将迎来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古老农村的深刻变革的确意义非凡。特别是对于甘肃省这样一个区域面积辽阔、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实力不强——既可以称之为农业大省,又是一个典型欠发达的偏远西部农业穷省来说,更是一场难逢的历史机遇。 根据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甘肃省广大农村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其中《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快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为甘肃省未来农业发展树起了“风向标”,提出了鲜明导向。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就是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根本转变。 “举一纲而万目张”。明确农业由增产向提质、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个“风向标”,可谓至关重要。因为,目前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一方面,一些大宗农产品总量过剩,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及安全农产品却供应不足,市场空间巨大。农业发展质量不高,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在甘肃省表现得尤为突出,质量兴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树立质量兴农的“风向标”,关键是要紧紧盯住“人、地、钱”三个关键环节,大力促进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和配置。目前甘肃省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尤其是人才和资本,既在农村十分短缺,又一时难以实现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无论是进城还是下乡,流通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要素交换不公平、不充分现象突出。 质量兴农靠人才、靠资源。但甘肃省广大农村的人才、资本等要素长期处于单向流入城市、流向省外状态,特别是劳动力、人才资源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这也是造成甘肃省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的基本原因之所在。要实现质量兴农,从现在起就必须注重引导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回流”,实现“止血”“补血”。同时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着力抓好农村振兴的招才引智,请来“外边人”,也充分用好农村现有的“贤人”“能人”和“机灵人”,培养打造一支支新型质量兴农的职业农民队伍。 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在竞争中提升,就要搭建好农村这个巨大市场平台。目前甘肃省农村市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行政干预管控依然较大,市场普遍缺乏活力。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充分竞争难以实现,市场导向缺乏引导力。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栽什么、干什么,要眼睛盯着市场转、脚步跟着市场走,而不是跟着政府走、等行政命令,重要的是激发农村市场内生动力。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要进一步利用电商、物流、外贸等手段,打通城乡市场、省内省外市场以至国际市场,让农产品卖得更远,价钱更高,效益更大。 紧盯质量兴农的“风向标”,关键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生态脆弱复杂是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劣势,而生态区域的多样化、丰富性又是农业生产的优势。这就要抓住全产业链构建、质量保证、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各地要依托国家农业各类示范标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引导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广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认证,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着力打造“陇字号”知名农产品品牌。 着力质量兴农导向转变,甘肃省要特别利用好全域农业生产条件多样性和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优势,重视“戈壁农业”的创新突破,打好区域农业的“特色牌”,着力开发“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头”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使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土特产品齐头并进,从而实现以特色农业带动全省农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转变。 原标题:甘肃省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