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0月19日报道:地方志是“官书”,每一代人都有编纂续写历史的职责。上海从2010年启动二轮修志,至2020年要完成《上海市志(1978—2010)》、上海市级专志和区县续志三个序列的全部编纂出版工作。包括市志143部,专志53部,区县志24部,合计220部。 图片说明:《上海市志(1978—2010)》(已出版志书) 记者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获悉,上海二轮修志编纂的主要时间断限是1978—2010年,这30多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重大历史时期,是上海改革开放从“后卫”走向“前锋”的重要转折时期。二轮修志,是对波澜壮阔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的记录。 上海全面推进二轮修志工作 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介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上海已出版或交付出版志书49部,占22%;正进行评议审定验收的13部,占5.91%;进入编纂阶段的155部,占70.45%;未启动的3部,占1.36%。 目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正在有针对性地推进修志工作。 图片说明:会议现场 在推进二轮修志的同时,完成并送审重大事件志《上海世博会志》,并积极探索和推广乡镇、街道和村志的编修工作,截至2017年底,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中,全市共编纂乡镇街道志类395部,村志类150部。其中,金山区已于2017年完成全部124个村的村志编印,实现村村有志。 地方志里的“上海故事” 地方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据统计,在我国现存古籍中,历代编修的地方志就达8500多种,10万多卷,约占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出版5800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18000多部行业志、部门志、乡镇村志等。这些志书,为历史留下了有据可查的珍贵资料。 图片说明:上海通志(首轮修志成果) 上海素有修志传统。上海第一轮修志的部分成果——10部县志、12部区志和100多部专志,合计130多部、15000万字,并以此为基础,编撰出版了10册、46卷、1100万字的《上海通志》。上海第一轮修志记述了上海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了上海从无到有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片说明:《上海六千年》 而根据旧志整理和近代地方志外文文献整理,今年出版了三卷本《上海六千年》、微信故事读本《街区与建筑的记忆》和四卷本的《上海滩丛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地情导览》《海上红韵》也广受好评。 “愚谷邨”还是“愚谷村”?这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处居民区。一字之别,在修志人眼中绝非小事。他们咬文嚼字,一字一句精雕细琢。查询资料,走访当地老人。发现“邨”特指城区中的社区,区别于传统意义的“村”,不能随便通用,应该是用“愚谷邨”。 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都可以从中把握。当前,上海地方志工作已经进入全面落实《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关键期,确保完成《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的决战期。 原标题:上海二轮修志工作进入关键期 2020年将完成220部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