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经常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意思就是说虽然某人或者某件事物表面看起来不起眼,甚至让人藐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更甚于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东北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过去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粘豆包,那可是一件开心的大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随时都能吃到,粘豆包也就不那么稀罕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的,而且品种繁多。 粘豆包是东北人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它是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砍柴等。目前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据说努尔哈赤带兵打仗时,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军粮。可以说,大清国的半壁江山里,粘豆包也是功不可没。 粘豆包适合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在常温下也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但一般不能在2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保存超过半个月,一般东北人都会吃到来年开春,之后豆包就容易发霉,变质。所以在南方一般情况下是吃不到,就算是有也是冷藏之后,当然吃不出刚出锅时香甜的味道。 粘豆包还可蘸白糖吃,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再复杂一点,可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种糊香豆味,叫做“驴打滚儿”。 现在由于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食材的日益丰富,这种传统主食也面临不断减少的趋势。传统制作工艺也逐渐成为少数人会的一本手艺,而这种主食主要是农村的,辽宁朝阳地区因气候四季分明,食材即为当地的粮食作物,农村人口较多,大多家庭还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 但是又因其味道品质与制作人的技艺要求较高,不同的人作出的粘豆包也会有所不同,每当蒸豆包时,邻居间互赠豆包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品味其口感,借此也向好的工艺人学习探讨制作工艺,以提高自己的手艺,同时也是赠送远方亲友的特色食物。许多从农村迈入城市的人在内心都表现出对那种传统食物的一种特殊的怀念,无论何时何地都忘不了这种家乡的味道。 原标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这是东北农民的最爱 却是南方人吃不到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