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山雄水秀,植被葱郁,不只有声名远播的黔江鸡杂,还有水清岸绿的濯水古镇,吸引着各地游客的目光。近年来,黔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进烤烟、蚕桑、生猪三大传统农业骨干产业发展的同时,实施着“亩产万元立体农业”的行动计划,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治理石漠化土地,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路”。 绿色发展 让石漠化地种桑树 蚕桑是黔江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黔江濯水镇西北部,9公里外的双龙村,全村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2700亩,而87%左右是石漠化土地,但栽桑养蚕却是该村的主要产业。 从濯水集镇出发,沿着一条洁净的水泥路进入双龙村境内,公路两边到处是村民建起的养蚕大棚,田间、地头、山坡上长出的桑叶已开始覆盖土地,不时看见有村民在桑园里采摘桑叶。濯水镇双龙村党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现在正是养蚕旺季,全村累计栽植桑园2600亩,现有82户养蚕,小蚕共育室12个,养蚕大棚770个,产茧量更是一年一个台阶。” 在石漠化如此严重地区,双龙村的传统蚕桑业为何越来越红火?黔江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甫解释说,因为在实践中发现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于是就探索出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在村里大量栽植桑树。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村里石漠化地上种的桑树逐渐成林,基岩裸露度也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这样,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 双龙村生态环境改善,蚕桑产业的氛围更是越来越好。今年46岁的杨明忠,原本出门在外当泥水工,前两年夫妻俩带着打工的积蓄,回乡流转200亩土地,也干起了养蚕业。杨明忠说:“现在一年能养四批蚕,成茧周期需要25天左右,大概一年产茧量150担左右,一担收入有1800元左右,其余大多数时间是管护桑树。现在养蚕比在外面下苦力强些,日子也过得轻松些。” 濯水镇双龙村党支部书记孙祥生表示,今年春季养蚕定种650张,可产茧520担,预计全年力争养蚕1734张,产茧2300担。 创新农业 “桑套菌”打造立体农业 当天,记者还走进了位于黔江区西南面,距黔江城区约20公里的金溪镇长春村。该村是由原平溪、金溪两个国家级贫困乡合并而成,全村485户1934人,但外出率达49.7%,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其耕地面积2.95万亩,有72.1%的土地撂荒。 与濯水镇双龙村一样,该村也种桑养蚕。金溪镇副镇长、长春村村支部书记杨胜前说,为了发展多种产业融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该村正在打造“亩产万元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其产业将涉及水果、蔬菜、中药材、水产、畜牧和经济作物6大类。 长春村驻村干部杨中山介绍,村里产业杂乱小,效益低,受益农户少是长春村的痛点。为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产业收益,现已创新采用“桑套菌”模式,村里种植的羊肚菌第一季已采摘完,产值达到35万元。 “除了‘桑套菌’,村里还创新发展了‘桑套辣椒’、‘桑套生姜’、‘桑套蔬菜’等模式的立体农业,让闲置着的土地每季都有产出,产值上万元。”杨胜前说,这种模式不但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还增加了农业产业的收益。” 据了解,现在长春村已有1746亩蚕桑,辣椒1200亩,羊肚菌150亩,还有蔬菜450亩,生姜110亩,水果200亩,村里的立体农业产业已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创新机制 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 为了发展立体农业,带动村民致富,长春村还建立了长效机制。杨胜前介绍,按照“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村社联营模式,让村民以田、土、林地折价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集中经营,抱团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了解,现全村共有4个合作分社,每个合作分社还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持续有效运转,确保预期收益能够实现。目前,全村已有2258.68亩地入股,其中有1630亩撂荒地,预计全村力争到今年底入股面积达到3200亩以上。 “专业合作社是把最大的利益留给村民,让他们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杨胜前说,合作社增加村民收入的途径,除了保底流转金,还采取了引进大户,嵌入到合作社,发展可以与蚕桑套种的产业,比如套种套养羊肚菌、土鸡等,既可以单纯收取套种土地费用,又可以单纯分红。 他还表示,长春村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理念,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在保障基本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前提下,着力打造更多的“蚕桑+N模式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长春村羊肚菌示范基地”和“长春村特色农产品采摘园”等系列本地自主品牌,并结合乡村旅游与电商平台,让黔江的农业产品“走出去”。 原标题:治理石漠化土地 重庆黔江区生态改善致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