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江苏省考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参加江苏省2017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现场检查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考核中,江苏省连续四年蝉联优秀,2016年跃居全国第一,获得国务院专项奖励6000万元。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为此,国务院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被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鱼米之乡”江苏虽处丰水地区,但水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一些地区水质型缺水问题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殊的省情、水情,决定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省如何落实“最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昔日用水大户 而今“水效领跑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江南水乡苏州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不采取措施节水,水资源短缺将影响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苏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徐伟东说,苏州树立“水效领跑者”理念,即在同类可比范围内用水效率处于领先水平的用水产品、企业和灌区,引导用水工艺改进,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华盛纸业是首批“水效领跑者”,走进厂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被清溪、绿茵环抱的亲水公园,鱼群在水生植物旁欢快游动,不时有野生水鸟飞入塘中。公司法务处处长贝念治指着排水口说:“经过氧化塘20天的沉淀,排入吴淞江的水清可见底,逆流的鱼群就聚集在排水口。”公园用水全部来自中水回用系统,造纸废水经多道处理后,一半进入中水回用系统,一半流入氧化塘进行自然生物降解,然后流入吴淞江。 造纸企业曾是用水大户,为破解节水难题,金华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的中水,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用于厂内部分设备清洗、消防和花木浇灌,每年可减少清水用量58万吨。 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郑在洲介绍,去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2%的情况下,全社会用水总量比控制目标低48.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3.8%、16.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1.6%,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靠江不吃江 回用废水千万吨 紧邻长江的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是省级节水企业,去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61%。累计回用污水1297万吨,可填满2.6个玄武湖。面对丰富水资源,如何做到取之有度,保护好长江这一宝贵水源? 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董事长李成峰介绍,省市水利部门在公司安装取水在线监测设施,并入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每季度核定用水量,每月不定期到企业监督检查取用水、节水、排水等情况。公司建立一系列取水、用水、节水管理制度,水源厂建立一证(取水许可证)、一牌(取水口标志牌)、一表(计量仪表)和一卡(取水台账)的“四个一”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近年来,扬子石化共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项目20项,总投入约2.1亿元,年节水量约260万立方米,加工吨原油耗水率逐年下降,去年为0.41吨水/吨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季红飞介绍,江苏省实施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按年度下达区域用水计划,细化分解到各用水户,并作为刚性约束。从2007年起持续开展电力、化工等八大高耗水行业节水专项行动,实施工业园区和企业用水、排水规范化整治,推广园区串联用水、企业中水回用、废污水“零排放”等节水技术。 此外,江苏省还建立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通报制度,明确对于所在水功能区现状纳污量已超过限制纳污总量的工业项目不新增审批排污口。 开源又节流 打造良好水生态 扬州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去年7月,扬州以第二高分通过了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技术评估。 在扬州,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均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扬州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吕为龙介绍,扬州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城先治水”,全面推进“不淹不涝”“清水活水”城市建设,让水出得去、进得来;“治水重清水”,强化排污截污、调水引流、定期清淤、生态治理等举措,努力实现“一泓清水绕扬城”;“清水需活水”,针对扬州中心城区北高南低、水系网格丰富的特点,研究制定“主城区水系连通”规划方案;“护水必节水”,完成工业节水技改工程450多项。 水资源管理真正做到“最严格”并不容易,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甚至牺牲局部经济利益。扬州不仅拆迁、整治提升南水北调境内沿线环境,还组织编制《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进一步提升南水北调输水通道周边污染防治水平,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质长治久安提供制度性保障。 水生态是易碎品,管理并非一劳永逸。“我们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考核。”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要以系统治理理念,统筹水生态文明各项工作,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水系的通畅性、水质的良好性、生物的多样性、水文化的传承性。通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断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 原标题:江苏打造良好水生态 "鱼米之乡" 展现"最靓颜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