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曾饱含深情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他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2017年以来,西安市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更饱满的姿态,更振奋的精神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以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步伐,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让农民群众的钱袋更充实,生活更幸福,农村更美丽。 全市农林工作会议上传来好消息:201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12.46亿元;农民收入实现“十四连快”,达到16522元,增长8.8%,增速连续八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西安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中部,全市辖11区2县,总面积10096.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3.21万,其中农业人口234.67万,具有大都市、大农业并存的鲜明特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 2017年,西安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四连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型。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产品供给稳步提高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农业发展必须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2017年以来,西安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以万亩示范片和市本级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建设为重要抓手,适当调减玉米面积,开展马铃薯主粮化行动,调优粮食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2107年,西安市粮食总产187.87万吨,增产实现“十四连丰”。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西安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设施蔬菜扩建、特色果业增效、优势畜牧提升、休闲农业拓展5大重点工程,全市农业产业不断得到优化,“一区三带七板块”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西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1.12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22元。各种农产品保障有力,蔬菜总产445.43万吨,水果总产134.77万吨;畜牧业稳定发展,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8.25万吨、14.62万吨和61.68万吨,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指标。积极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花卉总面积达到73.36万亩,基地规模全省第一,西北最大。 产量上去了,质量也不容放松。2017年西安市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增产提质保障城市“餐桌”安全,先后制定修订农业技术生产规程和地方标准32项,认证“三品一标”7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7%;认定无公害基地47个,完成计划任务的125%;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完成计划任务的150%。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还加强了品牌意识,产品向“优、绿、精”发展的趋势明显。截止2017年底,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93个,有5个中国之乡农产品原产地冠名权落户西安,1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为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丰足、绿色的优质“菜单”。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发展农业,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土地效益。 2017年以来,西安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据记者了解,在西安市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拿到了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了证书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挣脱了土地的束缚,并开始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同时,也让更多想种地、会种地的人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日前,记者在长安区上王村感受了一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热闹场景——800多名农户捧着红灿灿的股权证,完成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转变,这也是西安市47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一个缩影。 目前,西安市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荣获全省土地确权工作先进地市。全市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完成清产核资857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361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股权量化设置238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329家,农村改革工作全省领先。 农村“三变”改革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也形成了一股城乡统筹发展的合力。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加速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有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发展到2017年的7335家,覆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入社会员达到19.87万人。同时,家庭农场迅猛发展,总数已达662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获得了新突破。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71家,较2014年增加15家;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29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10亿元。同时,10家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爱菊集团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投资10亿元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期油脂加工厂已竣工投产,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特色农业不断壮大 现代园区引领发展 新春伊始,西安秦北现代农业园区里一片春意盎然。园区的现代化设施大棚内,上万盆鲜花竞相开放,与郁郁葱葱的常绿植物相互映照,美不胜收。园区负责人介绍,这里培育出的鲜花常年供应西安市场。 在西安润物种养殖合作社园区,记者看到一排排农业大棚,现在合作社共有43座大棚,草莓种植在这里实现规模化经营。负责人王博介绍说,“日光温室大棚里培育了7个试验品种,其中有一种草莓叫做‘白雪公主’,最好时候卖到了每公斤60元的价格,供不应求。” 据了解,西安市以构建“一区三带七板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为依托,通过土地流转、聚点成块、扩线成带,以及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积极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连片发展。周至猕猴桃板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中产区,临潼番茄制种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灞桥樱桃、户县葡萄成为西北最大的集中产区,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达到501个。 同时,农业现代园区也为西安市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激发出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409个,园区面积48.20万亩,总产值51.45亿元,分别较2014年末增加72个,9.8万亩和9.65亿元。其中,省级园区数量达到29个,较2014年末增加7个;市级园区112个,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都市农业园区体系。这些园区也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打开了渠道。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广泛参与到园区建设和生产中,获得了承包经营收益、园区务工收益、生产技能收益,真正做到了农民不失业、不失权、不失利。 科技支撑显著增强 质量安全保持先进 技术创造奇迹。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科技。 西安市大力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的带动作用。2017年,西安市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在科教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投资160万元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都市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站的建设,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统计,截止2017年末,西安市累计培育引进农业新品种16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90多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果良种实现了全覆盖,累计获得省市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198项。临潼番茄制种繁育基地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番茄制种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约60%;户太八号葡萄成为西安市的主栽品种,栽植面积占到全市葡萄面积的70%。 近日,在长安区黄良街办西古城村的蔬菜农业园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记者看到,园区蔬菜以无土栽培为主,采取基质栽培、液体栽培等现代农业栽培模式。“市场按斤卖的白菜我们论颗销售,10元一颗的价格都很受欢迎。”园区负责人说,用这种‘精耕细作’技术生产出的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收益更好,这就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优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归根结底还要靠农村的“能人”。 2017年,西安市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工作,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462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2%,农业科技已成为西安市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量。 同时,西安市还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与“管出来”并重,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标准,建立健全了市、区县、镇街和基地监测室(点)“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实施了农产品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2017年完成蔬菜、水果、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快速检测13.6万批次,定量检测2130批次,稳定在97%以上。 集中整治保护秦岭 打造“绿色增长极” 近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第二次再评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牌”通过。这意味着,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身份有效期再延长四年,也代表了世界级专家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认可。 去年以来,西安市进一步加大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力度,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富民协调发展。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定期研究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机制,为秦岭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最严密的管控、最严肃的问责提供了制度保障;去年1月至4月,开展了以综合整治“四乱现象”为重点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集中整治”,对梳理出来的五大类331件问题严厉督查督办。截至去年底,完成整改328件,整改率99%。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沿山六区县成立了综合执法队,执法力量下沉到位,日常巡查检查制度得到落实,实现了对秦岭生态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现、处置在“萌芽”阶段。 同时,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区“多规合一”工作,配合做好秦岭国家植物园(一期)建设、秦岭北麓文化生态旅游带、自驾车露营地、多元化体验区建设等工作;继续实施环山路“绿化、美化、亮化”及配套工程,到去年年底,环山路绿化提升达到118公里,占全长的7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深入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为抓手,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支撑”,秦岭生态保护将继续突出以“生态保护、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围绕绿色发展,彰显“山水资源、文化遗存”主线,展现秦岭山水特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造秦岭北麓“绿色增长极”。 “十百千万”落到实处 产业扶贫跑出速度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2017年,西安市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思路,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强力推进“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扶持苗木花卉、乡村旅游、中蜂养殖等十个扶贫主导产业,培育一百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一千户以上增收示范户,带动一万户以上有产业需求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周至县集贤镇立新村贫困村民吴顺宝在政府的牵头下,由企业帮扶他搞养殖,免费给了两头猪仔让他养,并签订收购协议,到生猪出栏时,将以高于市场价全部买走。 蓝田董岭村有2100亩核桃,占到土地面积的90%,村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制公司、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贫困户都有兜底。蓝田县黑沟村也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100亩,成为蓝田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庄。通过低产低效园改造提升、发展核桃深加工、规划建设核桃主题公园等举措,使全村群众尝到了发展核桃产业的甜头。 同时,西安市坚持精准原则,做足绣花功夫,将产业扶贫融入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中,大力发展中蜂、核桃、苗木花卉、猕猴桃等区域优势产业,扶贫产业向精准化、特色化发展,实现从“温饱型”扶贫向“发展型”脱贫转变。 临潼区小金街道办事处安庙村,地处秦岭北麓深处,这里植被茂盛,蜜源充足,养殖中蜂成为脱贫致富的不二之选。“2017年5月中旬收到20箱中蜂开始养殖,已经卖了3次蜂蜜了,政府扶贫扶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生活越奔越幸福。”44岁的贫困户程会峰2017年靠着发展中蜂养殖,年入账2万多元,成功走出脱贫序列。 据了解,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项目从2017年3月实施,涉及5个区县,累计帮扶贫困群1312户,户均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部分群众收入突破万元。中蜂养殖投资小、见效快,不误农时,受到群众的真心欢迎。 城乡绿化提升颜值 乡村旅游蒸蒸日上 2017年以来,西安市大力开展植树增绿活动,重点加强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铁线路、绕城公路、通景公路等“五路”两侧绿化,努力把西安市市打造成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业宜居之城。 全市成绿化造林4.27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42.33%,全民义务植树1194.4万株。积极推进“五路”两侧绿化工作,印发了《西安市“五路”两侧增绿美化三年行动方案(农村部分)》,全年完成“五路”两侧绿化面积8654亩,占年度计划任务8437亩的102.6%。 环境的改善也促进西安乡村旅游蒸蒸日上。 以秦岭北麓、渭河沿线两条休闲农业产业带和白鹿原、杜陵塬、荆山塬三个休闲农业示范区为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长安区和蓝田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蓝田县簸箕掌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市级休闲农业园区达到69个。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数量从2014年的1390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235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24.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据西安市农林委介绍,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西安市将继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紧紧围绕“五新”战略,奋力追赶超越,努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把创新机制作为内生动力,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抓手,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原标题:陕西西安:舞起农业这条“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