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桑螵蛸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本经》载:“桑螵蛸生桑枝上。”《别录》云:“螳螂子也。”仅据历代文献记载,桑螵蛸为何种螳螂所产之卵鞘,则难以确定。古时称螳螂卵为螵蛸,产于桑树上者则称为桑螵蛸。现代临床上应用的桑螵蛸并非完全采于桑树之上,其原动物也并非一种。 《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桑螵蛸,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 一、药用配伍 1、桑螵蛸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治肾气虚弱,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者,配龙骨、五味子,以补肾固精; 2、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早泄,四肢酸痛者,配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山黄肉,或与五味子、补骨脂、附子相伍,以温肾助阳,如《杨氏家藏方》桑螵蛸丸。 3、若肾虚白浊,带下清稀,腰痛如折,配芡实、金樱子、补骨脂、胡桃肉,或与朱氏萆解分清饮合用,以益肾止带。用于肾虚遗尿,尿频,小便失禁。 4、小儿肾气未充,膀胱失固,夜多遗尿,可单用桑嫖蛸炙黄研末服,或配益智仁、煅龙骨煎服; 5、老人肾阳虚弱,尿频或失禁,配韭子、补骨脂、熟地黄等,以温肾缩尿; 6、中气不足加以黄芪、升麻;膀胱应冷,可与缩泉丸同用; 7、若心肾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频遗尿,可与养心安神之人参、菖蒲、远志、龙骨、龟板等药配伍,如《本草衍义》桑螵蛸散。 二、桑螵蛸的副作用 桑螵蛸在中药里属于大热性的一种中药,自身属于热性体质的人不宜食用,正常人也不是大量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桑螵蛸药性温热,助阳固涩,所以阴虚多火,手脚心热、口干咽燥、两颧潮红,以及膀腕有热而小便色黄、尿道涩痛,次数频繁多者忌用。 原标题:桑螵蛸的药用配伍和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