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 95后,请珍惜自己的试错资本 赵清源 据中新网报道,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了“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洞察发现,超过1/3的95后毕业生进入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而第一份工作往往都不是职场人的理想工作,日后转行比例逐年增高。该数据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即使这样,还是有网友表示:7个月太长了……相信对很多70后、80后来说,看到这样的回答,内心是错愕的。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相较而言,95后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加上如今获取职业信息和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快捷和便利,于是,换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频繁。中国青年报就曾做过调查,更多的职场人选择辞职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言不合就辞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裸辞”。 有人说,第一份工作不重要,因为人生就像一场长跑,大家比的是耐力,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也有人说,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如同一张白纸,其价值观、职场认知、职业习惯还没有完全成熟,而第一份工作所带来的职业习惯、职业态度等都会悄然植入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原始代码”,进而深刻影响到一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和高度。从这个角度看,慎重对待第一份工作仍然是重要且必要的。 应该说,无论在职时间多短,无论怎样辞职,都是当事人的权利,都应当予以尊重。职场本来就是双向选择,不应该以任何道德的名义绑架当事人的权利。可是,辞职周期越来越短,一方面固然有群体观念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的高速流动所带来的浮躁心态,踏实成了稀缺品,坚持成了奢侈品。在这种环境下,辞职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辞职过于频繁,对个人来说可能未必真的有利。比如,如果新企业的岗位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就需要一切从头再来,等于从零开始,即使专业对口,过去的积累也可能难以与新岗位接续;辞职过程中的无奈,重新选择时的无助,以及应聘新企业来回的奔波,都是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也会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情绪,乃至产生焦虑和恐惧。而重新择业的试用期、考察期,更是辞职的直接成本。职场上有句话叫“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正是这个道理。更危险的是,频繁辞职还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没有责任感、没有忠诚度的印象,引起用人单位对个人的戒心,甚至反感,使自己的职场信誉度大大下降,从而给找新工作人为设置障碍。 离职,并非具有天然的原罪,一份契合自身喜好的工作,有时可能确实需要不断地去寻找,去试错。也因为95后的“年少轻狂”,才有了可以不断试错的资本,正如白岩松曾对大学生们所说:“年轻的最大魅力就是不断犯错误,而有时间去改正。”可是,试错资本有朝一日总会用完,一次又一次的离职能否给个人的职业生涯增添砝码,能否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否让自己不断成长,这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原标题:95后,请珍惜自己的试错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