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记者阳颜)随着有个性化需求的人越来越多,如今不少私房店和工作室也应运而生,在很多社区或小区里都隐藏着这样的私房店和工作室,涉及餐饮、美容、培训、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对于创业者来说,私房店和工作室“小而美”,但对于一些小区居民来说,其看法则是褒贬不一。 周边消费选择更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类的私房店是最受创业者和消费者喜欢的,不少人在小区租下一套房,就开办起了自己的私房菜馆或美食工作室。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些开在小区里的私房店从正餐、小吃到糕点可说是应有尽有。 “我家周边私房小吃很多,我平常要吃点什么微信上或者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家住三里店的石女士自称是个吃货,平常在家休息看电视或朋友聚会,很喜欢订购各种小吃送到家里吃。在石女士家周边有不少私家美食工作室,这让她觉得非常方便,“一是价格实惠,二是送过来也快”。石女士认为,虽然私家美食工作室不像外面的餐饮店那么正规,但是只要食品干净卫生,味道好,口碑好,她还是比较放心的。“这种工作室做的美食全靠口碑,如果乱来马上就要倒闭,所以我还是蛮认可的。”石女士说。 跟石女士一样也是吃货的蔡女士则说,现在几个闺蜜聚会都不太想去大馆子,就喜欢去找隐藏在民居中的私房菜馆。“很多私房菜馆情调好、菜好,感觉比去大馆子更适合小型聚餐,而且更有特色。”蔡女士说,大部分私房菜馆因为开在民房里,面积有限,大多做得比较精致,有个性风格,因为不大,桌数不多,所以客人也不会太多太吵闹,这一点也让她们觉得更能体现个性定制的品质。 存在一定扰民情况 私房店和工作室的存在,毕竟涉及经营,对于不少纯居民小区和社区来说,营业场所的一些作息时间、特质与日常生活有所区别,不少社区居民也对开在楼栋内的私房店颇有意见。 家住上海路一小区内的居民莫先生说,自己家楼上就是一个营业的美食工作室,而且营业的时间比较长,从早上准备货物开始一直到晚上都营业,“主要是做外卖,一天到晚都有外卖员跑上跑下地取餐送餐”。人员来往太密,明显影响到了邻居们的休息,“而且做餐饮小吃产生的一些油烟、噪音、垃圾也比日常家庭多得多,对我们普通居民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我家楼下是一个美容整形工作室,经常下楼遇到刚整容出来的人,吓一大跳。”家住穿山东路一个高档小区的居民黄女士说,楼下的美容整形工作室已经开了两三年了,虽然人来人往,但可能是因为来整容的人都比较低调,所以倒不算太吵,就是楼里的居民经常出门正好遇到刚整过容的人出来。“有些刚割了双眼皮,有些垫了鼻子、割了眼袋、打了玻尿酸什么的,脸上包着布或者鼻青脸肿的,我家孩子被吓到过几次。”黄女士说,还有就是工作室也经常有不少带血的医疗垃圾丢出来,这让她也觉得比较恶心。甚至有几次遇到有整容整得不满意的来工作室闹,一定程度上也对周边邻居造成了影响。她认为这种美容整形工作室属于营业场所,特别是还涉及医疗,应该开在商业区更合适。 “私房”也需规范化 个性化消费催生的私房店和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如今很多小区内都随处可见民居楼上挂着的营业招牌,甚至很多对外没有招牌,仅靠朋友圈口口相传,营业得比较“隐蔽”,这也意味着不少私房店很可能存在不规范、缺少监管的情况。 秀峰区一个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小区也有不少这样的工作室,他在上门处理事情的时候,看到这些工作室墙上基本没有挂营业执照。“我有时候跟他们闲聊也知道他们是年轻人创业,开不起公司就做工作室,什么证都没办。”该工作人员说,只要房东愿意租给他们做工作室,工作室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作为物业工作人员也不好说什么。 记者在咨询工商部门后了解到,很多私房店和工作室的经营不仅仅是涉及工商营业资质,餐饮、医疗美容等等还涉及卫生许可、医疗资质、特种经营许可、环保测评等各方面,而不少隐藏在社区里的工作室都存在证照不全的情况,因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果不是有人举报,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也比较大。工商人员也提醒在民居中开私房店的经营者,私房不等于法外之地,该规范的还是要规范,否则一经查获将面临处罚。 原标题:桂林小区里的"私房店"越来越多 是方便还是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