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4月23日电 题:山西“高平好人”袁有智:倾情奉献设施蔬菜农业30载 作者 杨杰英 郭跃飞 袁有智,山西“高平好人”,一生致力于设施蔬菜农业。 提到袁有智,高平的设施蔬菜种植户没有一个不认识他,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从山西农大刚毕业的一个青涩小伙,到现在两鬓冒出些许白发的中年大叔。可以说,袁有智的这三十年都奉献给了高平的设施蔬菜农业,专业之精,用情之深。 作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袁有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选学农学专业,更是坚定了他为家乡农事奉献的信念。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有智才华初显,要从1993年到寺庄镇工作说起,那个时候,设施蔬菜慢慢开始为人们所接受,他一边学习摸索,一边无偿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2003年,在日光温室发展的基础上,他率先在寺庄镇组织建设起100栋春秋大棚,通过精心选择品种,认真安排茬口,手把手技术指导,取得了“一次投资,半年收回,年产两茬,当年致富”,亩均纯收入13000元的好效果。 而后,2009年,全镇一次建设春秋大棚1000余栋。通过培训及技术指导,种植品种由原来单一西葫芦、西红柿发展到菜椒、辣椒、西瓜、西芹等多品种种植。从此,寺庄春秋大棚在全市得以推广。几年下来,寺庄镇成为晋城市设施蔬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乡镇,全镇日光温室、春秋大棚达到了3000余栋,从业人员达1800余人,年纯收入达5000多万元。 伴随着高平设施蔬菜大棚的突飞猛进,育苗的问题逐渐凸显了出来。2013年7月,袁有智调任高平市农委任副主任,分管全市蔬菜工作。根据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条件不太具备的情况下,他认真制定技术方案,精心组织了无土穴盘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培育出了晋城市首批无病无虫壮苗,并在全市推广使用,很好地解决了群众的育苗难题。另外,在他的指导下,野川天润园区已建成全市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作用最强的园区,并在全市建立10个新种苗、配套技术示范点,成功示范推广新品种6个、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8项,对促进高平的设施蔬菜生产稳健、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感动于袁有智在高平现代农业的创新与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2018年在2月5日晚举行的“榜样的力量”2017年度“高平好人”颁奖典礼上,袁有智以“为农奉献三十载心贴乡梓情不衰”的农业基层工作群体好人代表被评为2017年度“高平好人”。 如今的袁有智,也提拔了,也出名了,按理来说,应该歇歇了。“不行啊,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一行,专业性强又辛苦。到目前为止,在高平能给大棚蔬菜看了病的还只有我一个,不敢休息啊。”袁有智苦笑着说。 现如今的袁有智,在工作间隙,仍坚持给菜农们上培训课,到村里的大棚做现场指导。有人对他下乡的频率做过统计,两天进一趟棚,三天查一次情,工作没有星期天,每周下乡不少于3天,每月下乡不少于15天,每年下乡不少于5个月,跑遍了全市16个乡镇。 大棚里,生肥浓郁的味道随着30多度的“高温”蒸腾。高平市米山镇杨家庄的宋德明告诉记者,“袁主任太忙了,每次还要来我们棚里做现场指导。” 宋德明是个勤快人,一直按照袁有智的叮嘱严格管理,其蔬菜大棚在村里的十几个大棚里算是佼佼者。暖棚里的西葫芦长势喜人,但是袁有智还是不放心,“要记住三点,一是抓紧追肥追水,二是进行化学调控,控制住长势。另外就是晚上的温度一定要降下来,不敢含糊。最近西葫芦价格好。”从宋德明家的大棚出来,袁有智又叮嘱了一遍。 石嘴头村共30个大棚的情况不太乐观。“肥料生,烧苗子。你们谁去参加了昨天下午的培训?我们反复强调,生肥怎么还这么施?”看到大棚里蔫的瓜苗,袁有智说对于这种“不听话”的现象,他也见怪不怪,继续不厌其烦的叮嘱他们,一定要规范操作,不可凭经验蛮干。 袁有智不只关心生产,对市场销售也是熟稔于心。“5月底西葫芦就长不成了,要赶紧换西红柿,今年要赶在5月15号育苗,20号苗成,月底就赶紧拉秧子、整地,6月5号压苗,争取西红柿早点上市,这样产量好,也卖得上好价钱。” 另外,为了更好地为农户服务,袁有志建微信群、编宣传册,尽最大可能的把种植技术和种植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群众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手把手的学、手把手的教。在现场教,我这个菜长得怎么样,要怎么管,咱们的精力达不到,我就建个微信群专门讨论高平蔬菜种植知识。咱们种菜的里边有人能用到微信,他们就拍照片给你发过来,我在微信上给他们解答,这样咱们省时省力又及时,能给他们提供这个服务。” “当前,基层农技人才缺乏,菜农们普遍年龄大、文化低,但我们仍看好未来设施蔬菜的发展。”袁有智如是说。(完) 原标题:山西“高平好人”袁有智:倾情奉献设施蔬菜农业30载|大棚|高平|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