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3月29日电(记者 肖光明 王天译)听说在村子里帮扶了两年的驻村工作组要走,73岁的村民张兰香很是不舍。“穷了70年,是这两年的帮扶让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张兰香说。 张兰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下口镇卷掌村村民,多年来,她们一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靠着山上的几亩薄田度日,生活一直处在温饱线上。 两年前,石家庄市裕华区农工委驻村工作组来到卷掌村进行精准扶贫。“扶贫组的几个小伙子刚一进村,就组织召开了‘幸福家庭训练营’活动,这在村子里哪曾有过?”张兰香说,数百年的老村,让几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折腾的热闹非凡。当年正月,一场全村的“饺子宴”,让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团结和幸福。 而这,仅仅只是卷掌村巨变的开始。 39岁的刘博,是扶贫工作组派驻到卷掌村的第一书记。如今,他已在卷掌村生活了两年多。 “卷掌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全村共有126户410人,其中82户215人为贫困人口。卷掌村有11000多亩山地,耕地面积却只有220亩,基础薄弱,村民和曾经的村干部矛盾突出,党员作用缺失,人心涣散。”回忆起初到卷掌村的情形,刘博感慨不已。 为了摸清楚村民的生活现状,更为了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刘博和他的扶贫小组想到了组织“幸福家庭训练营”,经过两天一夜的活动,100多名村民参与了进来,说出了自己的处境和真实想法。 “一场活动,再成功,也不可能转变所有人的想法。”刘博说,为了摸清每一个村民的现状,工作组的几个小伙子脱下城里的时装,彻底融入了村民的生活——帮村民上山砍柴,和村民一同推碾磨面,在空地上开荒种菜。为了见到一个在深山独居的村民,他们三次进山,每次都要行走一个多小时山路。 两年的努力,换来的是村民的信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村民韩文彦说。 经过一系列摸底,刘博掌握了全村126户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和想法,“绝大多数村民都希望村子能够改变,能通过自己的勤劳致富,差的是思路,是怎样将现有的、微薄的资源变成致富的途径。”刘博说。 为了帮卷掌村闯开一条致富路,刘博和他的工作组用尽浑身解数,借助山村优势开办农家乐、摸进大山深处开发旅游资源,邀请专家进行地质考察,和大企业对接农产品、合作旅游开发,成立农村合作社……在刘博的扶贫日志上,两年的时间,每一天的行程都是满满的。 努力终有收获。两年的时间,村里的合作社已经初见效益,道路全部硬化,还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大型国企开始在村子里投资风力发电,村旁的自然景观也受到企业青睐,合作开发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驴友和网友开始走进村子里的农家乐。 百年老村,迎来了巨变。 “我家的农家乐去年才开始,一年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随着景区的开发,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来,所以我打算今年再把房子收拾收拾,让游客住的更舒服、吃得更开心。”韩文彦说。 再有月余,刘博的扶贫组就要告一段落,而他的“接棒者”——裕华区区委文明办副主任李华却早已住进了村里,“多出点时间,熟悉一下村子的环境,向驻村组多学习经验,争取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卷掌村再上一个台阶。”李华说。(完) 原标题:河北平山扶贫见闻:两年扶贫路 旧村换新颜|农家乐|张兰香|扶贫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