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8月27日电 (记者 刁海洋 邓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拟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听证会27日结束。超过300位企业界人士、行业协会代表、专家学者和律师等在为期6天的听证会上作证,其中绝大多数发言者反对美国政府采取关税措施。 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根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其中价值500亿美元的产品清单已经分两批先后生效。莱特希泽7月10日宣布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的清单。8月1日,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指示他考虑将税率从10%提高到25%。 听证会期间,小企业代表在发言者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众多小企业代表向出席听证会的美国政府官员大吐“苦水”,反复强调加征关税的不合理之处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专做地板生意的美国HF设计公司执行副总裁德里克·索尔普尔出席听证会时表示,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如果小企业经营受损,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他的公司面临的困境是,由于关税措施,一些分销商和企业客户已经取消订单。 里克·哈本是美国华尔电推剪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代表这家主营电推剪的“百年老店”作证时表示,该公司的许多零部件都从中国进口,一旦关税措施生效,预计将损失数百万美元。从整体上看,关税措施将损害美国制造业企业,并且短期内无法恢复。 标准纺织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40年的家族企业,也是一家得益于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其代表金·海曼表示,该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纺织原料,再把原料运回美国的工厂加工,最终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她表示,产品的供应链一旦被破坏,该公司可能需要10年才能重建。 出席听证会的许多企业都面临和标准纺织公司类似的供应链问题。他们的证词主要观点包括:在一些行业,仅有中国才能生产某些特定产品,且无法取代;一些企业九成以上的原料、零部件及产品均来自中国,加征关税无异于将他们“逼上绝路”;即便将工厂搬出中国,也搬不回美国,因为许多工作美国人并不愿意做。 在他们看来,中国在劳动力、基础设施、工作效率、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几乎无法找到中国产品的替代来源,或者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更多的时间。 有着120多年历史的美国割草机公司总裁柯尚龙(MichaelKersey)说:“我们也曾在美国生产。但高昂的成本和下滑的业绩迫使我们不得不停止生产。是消费者和经销商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如果我们不转向中国,我们可能在十年前就倒闭了。” 以扫地机器人起家的iRobot联合创始人柯林·安格尔表示,目前,该公司的多型扫地机器人在中国组装、再返销美国。安格尔表示,iRobot是美国科技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关税措施将损害美国的创新能力,甚至可能影响到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安格尔同组作证的还有多家科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他们在作证后的问答环节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是否曾遭遇过知识产权被侵犯”以及“是否曾被要求强制转移技术”。 智能家庭科技公司CEO阿伦·埃米克对此回应称,该公司并不向中国的代工厂提供源代码,仅提供目标代码。EERO公司首席技术官蒂莫西·谢里克表示,公司技术团队有能力及时进行软件更新升级保护知识产权。 面对同样的提问,班纳工程公司首席运营官布拉德·考策在听证会上表示,该公司从1990年代就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并未遇到过强制技术转移的情况。他表示,该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与“301调查”报告中所述内容并不一致。 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代表娜奥米·威尔逊表示,关税并非美中贸易争端的解决之道,由此引发的成本将最终由消费者承担。该协会呼吁美国政府认真考虑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聚焦于清晰的机制和能够落实的时间表。 由于发言人数超出预期,原定4天的听证会被延长至6天。除现场发言者外,在联邦纪事网上已经公布的2200多条公众评论中,绝大多数评论反对美国加征关税。美国官方表示,在做出最终决定前将仔细分析代表发言和公众评论。(完) 原标题:综述:美业界代表担忧加征关税将引发“严重后果”|小企业|中国|知识产权 |